產品列表PRODUCTS LIST
從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發展策劃部獲悉,截至2025年9月底,新疆電網累計儲能裝機達1347.69萬千瓦/4541.06萬千瓦時,較年初新增394.24萬千瓦/1363.73萬千瓦時,儲能規模持續位居國內前列,為新能源高效消納與電網穩定運行提供了堅實支撐,成為新疆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基石。
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新增儲能中,新能源配建儲能214.24萬千瓦/643.73萬千瓦時,獨立儲能180萬千瓦/720萬千瓦時,兩類儲能協同發力形成互補格局。從累計規模看,新能源配建儲能達1042.69萬千瓦/3339.06萬千瓦時,獨立儲能305萬千瓦/1202萬千瓦時,構建起“源側配儲保障發電穩定、獨立儲能調節電網平衡"的立體儲能體系。這一體系與新疆新能源裝機形成高效適配,為解決新能源間歇性、波動性問題提供了技術保障。
儲能的規模化部署為新能源消納提供了強大的支撐。在用電低谷時,儲能系統可以有效吸收并儲存富余的新能源電力;而在用電高峰時段,它又能將儲存的電能釋放出來,從而平抑發電波動,保障電網穩定運行。2025年1—9月,新疆新型儲能充電量達62.5億千瓦時,放電量52.4億千瓦時,轉換效率達83.8%,利用小時數1279小時,運行效益持續凸顯。前沿技術應用加速落地,南疆地區新型儲能裝機占全疆總量的48.2%,構網型儲能等技術在哈密等新能源富集區域廣泛應用,全球的第1個百兆瓦時級構網型儲能電站已投入運行。

一、產品概述(LYST-2000電力儀器現貨市場“10KV架空線路接地故障點分析儀"有著過硬的產品質量)
近幾年來,隨著電網改造工程的實施,10kV配電線路由原來的“兩線一地"供電方式改造為中性點不接地的“三相三線"供電方式。10kV配電線路供電方式的改變,增強了配電線路的絕緣水平,降低了配電線路的跳閘率,提高了供電可靠性,減少了線路損耗。但采取新的供電方式在實際運行中,經常的發生單相接地故障,特別是在大風、暴雨、冰雹、雪等惡劣天氣情況下,接地故障頻繁發生,嚴重影響了變電設備和配電網的安全、經濟運行。故障發生后,由于線長范圍廣,采用以往憑經驗,分段逐段推拉,逐級桿塔檢查等傳統方法進行排查,費時費力,停電范圍大,時間長,很難快速準確查到故障點。
本公司單相接地故障定位儀用于10kV故障線路停電后快速準確定位接地點,可以實現配網設備在出現故障的情況下的快速查找。減小線路檢修人員的勞動強度,省時省力,提高工作效率、供電可靠性和電力企業經濟效益。
二、組成、工作原理及操作步驟(LYST-2000電力儀器現貨市場“10KV架空線路接地故障點分析儀"有著過硬的產品質量)
農村的配網線路中更為接地十分常見,發生接地故障時,常用搖表和人工逐級登桿目測法來尋找接地故障點。我們知道,用搖表查線是要將線路反復多次切割后一段一段地搖,非常麻煩,且又非常很耗時,更何況搖表只能搖到2-3kV,對高阻接地或隱形接地故障是無能為力的;而人工逐級登桿目測法又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大量的人力物力。這種落后的尋線方法與當今電網高度自動化水平極不相適應。無數電力工作者為解決這一問題做出了長時間的巨大努力,但至今仍然沒有滿意的結果。因而成為困擾電力部門幾十年無法解決的一個重大技術難題。
本公司利用了公司經合了國內直流接地故障定位技術、小電流接地故障定位等原理,發明了“S注入法"原理,并成功研發的“高壓恒流開路,交流信號自動跟蹤定位"技術,基于傅氏算法,開發《LYST-2000架空線纜接地故障定位儀》,在10kV(35kV)配網單相接地故障定位的作業方法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它解決了因長時間找不到接地故障點而不能及時恢復送電引起的的客戶投訴和因售電量減少造成的經濟效益問題;也解決了因人海戰術即人工逐級登桿查找接地故障而耗費大量人力物力的問題。
使用該儀器就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找出接地故障點。儀器內置電池供電,一次可以工作6小時以上,重量小于8公斤,實用方便,從而很好的解決了上述問題,并使停電查線更為準確、快捷、方便、輕松,具有傳統方法所無可比似的好處。
2.1設備組成
單相接地故障點巡查裝置是由信號發生裝置、信號采集器、信號接收定位器三部分組成。

1)信號發生裝置:在故障線路停電狀態下,該裝置向10kV故障線路注入檢測信號,用以檢測接地故障。
2)信號采集器:為手持可移動測量裝置,檢測異頻電流信號用于定位單相接地點。
在線路正常運行時,可實時檢測線路負荷電流。
3)信號接收定位器: 用于接收并顯示信號采集器發送異頻電流、負荷電流和鉗表電壓及本機電壓等測量數據,確定故障點方向及位置。
2.2操作原理
當線路發生接地故障時,在停電狀態下,信號發生裝置向故障線路發送一個具有一定功率的異頻信號,該信號會通過接地點流向大地,即信號源、線路、接地點和大地之間形成回路。可以通過在線路任意位置檢測該信號的存在與否,判斷故障點的位置。
示意圖如下:

2.3操作步驟
第1步:確認故障線路已經停電(可用信號采集器和信號接收定位器檢測)
第2步:用信號源(信號發生裝置)向故障線路注入檢測信號
第3步:用信號采集器和信號接收定位器根據二分法檢測信號
第4步:確定故障點
三、特點及技術參數(LYST-2000電力儀器現貨市場“10KV架空線路接地故障點分析儀"有著過硬的產品質量)
3.1特點
1)通過絕緣桿操作,內部有熔斷保護裝置,操作安全可靠
2)內置內置大容量鋰電池電源(可車載充電),無需另外提供電源,使用方便,經久耐用
3)信號發生裝置可以配置一組或多組信號采集接收器,可以進一步提高查找速度
4)電流采集接收無線天線內置,確保鉗表絕對絕緣可靠
5)背光顯示可以設置,方便夜間使用
6)體積小、重量輕、操作簡單、攜帶方便
3.2技術參數
1)信號發生裝置
輸出范圍:0-70mA
輸出精度:±1mA
輸出功率:50W
測量范圍:0-80k
檢測線路長度:大于100km
顯示方式:中文液晶,背光功能
LCD尺寸: 90mm*73mm
電 源:鋰電池12V12Ah
工作時間:大于4h
工作溫度:-10℃~+50℃
裝置尺寸:327mm*282mm*218mm
裝置重量:8kg
2)信號采集器
檢測方式:鉗形CT,積分方式
傳輸方式:433MHz無線傳送
傳輸距離:40m
鉗口尺寸:Φ33mm
測量范圍:0.1mA-100.0mA(異頻電流)
1A-600A(負荷電流)
測試精度:±%
工作時間:大于10h
裝置尺寸:255mm*76mm*31mm
電 源:堿性干電池1.5V*4
裝置重量: 340g
3)信號接收定位器
顯示方式:中文液晶,背光功能
工作時間:大于10h
LCD尺寸:54mm*50mm
裝置尺寸:204mm*100mm*35mm
電 源:堿性干電池1.5V*5
裝置重量: 360g

目前,西北電網覆蓋面積308萬平方千米,東西跨度3000多千米,約占全國陸地面積的1/3,供電服務人口超過1億人。
隨著新能源在電力互濟的占比越來越高,西北地區積極創新交易機制,并不斷完善交易品種及標準化。例如,西北電網更新推出“能量換容量"“新火互濟"等交易品種。結合高比例新能源電網平衡形勢變化,以市場化方式發揮黃河流域梯級水庫的存蓄調節作用,實現新能源電“能量"與水電富余“容量"之間的互濟互補,2024年,有效支援青海迎峰度夏、度冬保供電量分別為17.6 億千瓦時和21.7億千瓦時。統籌火電機組的保供應與清潔替代需要,實現富余新能源與火電之間的“新火互濟"。
同時,為解決系統調峰資源不足、跨省調用機制不全的問題,西北地區建成“1+5"區域調峰輔助服務市場體系,作為電力現貨市場的有效過渡。在傳統火電調峰、啟停調峰基礎上,創新開發了水電有償調峰、自備電廠調峰(虛擬儲能)、用戶側調峰、儲能調峰品種,實現源網荷儲協同全覆蓋,交易品種多樣性國內很先進。
西北地區建成市場活躍度最高、交易量最大的省間備用輔助服務市場,實現省間備用互濟組織方式由計劃模式向市場模式轉變,先引入火電、水電、新能源、配套電源、自備電廠企業等多元主體直接參與,通過集中競價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形成有效價格信號。
近日,上海來揚電氣專業技術團隊奔赴徐州重要合作單位,進行一批檢測設備的安裝和技術調試服務。
我公司技術人員通過理論講解,實操演示、現場答疑,確保使用客戶能夠熟練掌握產品性能,提升客戶自身維護產品的能力。安裝完畢后,客戶對我公司產品性能表示肯定,對我公司技術人員專業水平表示認可,為長期合作奠定牢靠的基礎。我們也將致力于客戶的需求為導向,及時做到產品智能化升級與更新,確保我公司產品與時俱進。